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About us

科技赋能发展 企业创新转型

发表日期 : 2021-09-30 16:18:29  来源: 本站   作者: 超级管理员   浏览次数 : 205

  2021年5月22-24日,第十八届中国科学家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各地各行各业的院士专家、科技工作者和企业家代表出席年度科技盛会,会议期间还举行了第四届中国企业首席科学家论坛。会议主题围绕着“145”科技赋能和企业创新的变化、 创新和科技发展战略。

  专题论坛围绕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碳多峰碳中和和绿色转换、成果转换中介服务及产学研究合作机制、数字产业化和区块链技术、健康中国和后传染病大健康产业、新能源、新材料、科技创新生态,弘扬科学家精神,就企业科技创新发展、新产业、新形式等议题进行了交流讨论。

  第11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白立晨、第12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齐速春分别宣布第18届中国科学家论坛和第4届中国企业首席科学家论坛开幕。30多名科学技术会院士领导和专家出席了相关学术交流活动。

  此次论坛由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商学院、中国技术市场协会、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发现》杂志社共同主办。此次论坛由北京码头智库、北京企业联盟标准品牌管理中心、北京革新中管理咨询中心、北京码头信用管理中心等共同主办,由中建生路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提供论坛特别支持。

  中国科学家论坛主席、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商学院院长、《发现》杂志社社长陈贵在演讲中说,2021年是“145”

  陈贵介绍说,在为期3天的正式会议期间,杜尚完、樊大明、尹伟伦、吴青、聂维斗、吴红信、吴丰昌、顾正正、胡利安、刘大香等20多名两院院士及其他领域的专家学者在网上和网上进行了精彩的学术报告。

  会上介绍说,陈贵也将于今年9月举办第19届中国科学家(秋季国际)论坛,以更好地发挥中国科学家论坛的平台作用,推动科技创新国际合作和学术交流进程,提高我国科技创新的国际影响力,全面形成创新发展的新优势。

  开幕式上,第12届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张秋剑、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技术部前副部长柳燕华、中国未来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妍奇、 科学技术企业家代表陈执博、陈庆、李进、桂学成、王大小、张建平在大会讲话、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

  大会还向出席开幕会的院士及科学技术专家颁发了“科学技术自立自强贡献贡物”纪念证书,向各位院士专家致敬,感谢他们勤奋求真、努力研究、创新、无私奉献的科学精神和**贡献。论坛组委会还会见了深圳市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文化学校、“中国少年科学院愿望史”荣誉称号获得者王裕浩同学、上海市静安区同济大学附属七一中学、中国(上海)国际发明创新展览会金奖获得者谢艺阳同学、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第九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

  中国科学家论坛秘书长卢洪妍介绍说,中国科学家论坛成立以来,一直围绕传播科学思想,科学家精神、企业家精神、两种精神高度融合、产学缘高度融合,推动产业变革和科技革命等议题进行讨论。

  为了更好地发挥论坛科技融合、产业链接的平台优势,提供全方位共享、讨论、交流、合作、展示、对接等服务,论坛建立了多元化、综合性、专业性的会议内容体系,此次论坛除了主题院士论坛外,还安排了学术演讲、成果展示交流、企业创新之夜。

  企业作为科技创新主体,必须具有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强创新研发,加快科技成果合作转化。企业是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力量,企业家创新活动是促进企业创新发展的关键。

  会上进行了中国未来研究会企业家分会成立仪式,张妍奇发表演讲说,围绕社会经济未来发展趋势和我国现代化建设战略,他希望紧密团结全国企业家,为促进高质量发展、加快“双重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做出贡献。与此同时,在企业家革新开幕式的夜间活动中,还举行了北京码头输地成立5周年纪念活动。

  出席会议的专家和企业家纷纷提出“145”计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坚持创新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作为 发展的战略支撑十分重要。第18届中国科学家论坛的召开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新的历史时期、新的发展阶段、科技创新将发挥更重要的核心作用和领导作用。特别是在加快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重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过程中,科技创新要肩负更重要的使命任务,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新的力量。

  深圳高胜技术服务咨询有限公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