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企业战略规划与执行系统化服务
从汽车的整个生命周期碳排放来看,汽车在使用过程中碳排放达30%。一汽集团战略管理部总经理柳长庆表示,促进汽车电动化,提高燃油车经济性,包括电池回收,将成为未来汽车产业实现碳高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构建整个生命周期的碳中和技术及管理体系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新能源化进程的加快、与智能网的普及,形成了相互能力强的螺旋上升趋势。”北汽集团总裁张锡勇认为,智能网联盟逐渐成为汽车产业链的核心,是新能源汽车“下半场”竞争的关键。“2021年可以说是‘软件正义汽车’的发展元年。”
“在‘双碳’战略中,汽车企业将在产业政策、产品结构和企业收益中找到新的平衡点。智能互联网联合化将帮助我国汽车产业在转型升级中构建新的优势,成为突破自主品牌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在最近举行的“2021中国汽车论坛”上, 集团有限公司战略管理部总经理柳长庆表示。
2020年,中国正式提出了碳中和愿景目标。也就是说,“中国正在努力实现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量的 值,并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随着“双碳”目标的推进,我国汽车产业新能源化的整个进程明显加快。数据显示,今年1 —— 5月国内新能源汽车整体市长/市场渗透率达到9.4%。从3月份开始,渗透率连续3个月超过10%,预计年销售量将达到220万台以上。
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锡勇表示,“碳多峰、碳中和”不仅是 中长期重大发展战略,也是“145”后中国汽车行业坚定不移地推进的核心主线。
从汽车的整个生命周期碳排放来看,汽车在使用过程中碳排放达30%。柳长庆认为,促进汽车电动化,提高燃油车的经济性,包括电池回收利用,将成为未来汽车产业实现碳高峰、碳中和的重要手段,构建整个生命周期的碳中和技术及管理体系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比亚迪有限公司经营副总裁廉玉宝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廉玉波也预测,在“145”期间,新能源汽车市场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500万辆。但是,炎玉波目前业内部分企业过于注重上层应用程序体验开发,忽视底层基础工程建设,提醒车辆存在安全失控的危险,引起关注和警惕。
张锡勇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总裁
“随着新能源化进程的加快、与智能网的普及,形成了相互能力强的螺旋上升趋势。”张锡勇认为智能网联盟逐渐成为汽车产业链的核心,是新能源汽车“下半场”竞争的关键。随着自主品牌、汽车制造新势力等更多地投入智能互联网联盟领域,以及华为、小米等跨境力量的积极流入,自动驾驶、智能驾驶舱等发展进程将明显加快。张锡勇直言不讳地说。“可以说2021年将是‘软件正义汽车’的发展元年。”
上海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企划部总经理潘吉明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企划部总经理潘吉明也有类似的看法。他认为,新产业竞争的焦点必然是以智能电动车为代表的“新一代汽车”,成为与传统汽车完全不同的“新款”。在产品形态上,融合了新能源、新材料、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多种变革技术,使车辆成为真正的移动智能终端,具备“云端”集成的自我学习能力。
但是从炎玉波的角度来看,电气化技术已经进入快速增长期,智能化技术仍处于孕育阶段。一方面,功能需求增加,成本迅速降低,多种技术路径选择,技术瓶颈和不确定性会影响行业的下一阶段。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战略研究部部长黄志雄。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战略研究部部长黄志雄乐观地认为,在智能、在线、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国具有一定的先发优势。如果掌握得当,发展智能互联网新能源汽车不仅是实现汽车强国梦想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国汽车改道超车的天赐良机。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工程师,副秘书长叶胜基
“智能汽车是‘14 5’非常重要的新领域,希望努力构建中国标准智能汽车体系。”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总工程师、副秘书长叶圣基表示:“希望在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和合作下,到2025年中国标准智能汽车系统基本形成。技术革新、产业生态、基础设施、法律法规、产品监督、网络安全等整个系统基本组成。”“中国经济网记者姜志文”